整张棉烤箱
发布时间:2022-05-06
买被子时,人家都说整张棉填充的好,什么是整张棉?怎么去区分它
2017-09-07
快要嫁人了,妈妈给我准备被子是去年买的,说没用过,给我做嫁妆...
填充棉和整张棉的区别
填充棉是一个大类的统称,而整张棉是用一整张的棉进行填充,它使用的材料还是属于填充棉的,这二者性质稍有不同。常见的填充棉有pp棉、珍珠棉、仿丝棉等,在生活中运用比较多。
填充棉和整张棉有什么不同
现如今,作用于服装、床上用品方面的棉制品非常多,很多人在买衣服或者是被子的时候就会仔细对比,找出性价比好的那一款,很多人不知道填充棉和整张棉有什么不同,下面就一起看看吧。
填充棉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类的统称,常见的填充棉有pp棉、珍珠棉、羽绒棉、仿丝棉等等,不同的填充棉作用于生活中不同的行业,例如棉服中比较适用的就是仿丝棉,手感顺滑,还能防止透丝。
而整张棉说的就是用一整张的棉进行填充的,使用的材料还是属于填充棉,一般情况下,整张棉的手感要比普通棉的手感更硬一些,但同时它也更加的结实,不容易跑棉,在生活中运用还是比较多的。
两百的烤箱和几千的烤箱烤出来的东西差别有多大?
答题前先上双十一无门槛使用红包:
烤箱,作为烘焙路上必备的电器,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。也许有小白会认为:在不熟悉基本烘焙流程的前提下,先购置一款两百多块的烤箱练习练习,等技术上去了再替换高级烤箱。
但在我看来,新手更需要一台控温精准、品质有保证的烤箱,才能真正做到烘焙不翻车。做得不好、烤得失败,很多时候是因为烤箱不给力,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就是这个道理。因此,在烤箱的选择上,就需要多多斟酌。
现在,我就用自己的“烘焙血泪史”来给各位讲讲两百块和两千块的烤箱有啥区别。先从颜值、性能、品牌这三方面来个简单比较。
先上一张披萨的对比图:
可以看出一个披萨的成功与否,与设备有极大的关系。烤箱是不是能达到精准的温度,能直接关系到你收获的是一块黑乎乎的披萨还是一块软软香香的、地道的意大利风情披萨。
首先对比看看,烤箱的颜值和性能:
这是两百块烤箱的模样(网上按照大概价位随便找的图片):
可以看出这种价位的烤箱,造型雷同、颜值普通,与大部分的家装风格都不太协调。在密封性上,存在着贴缝不严,根本没办法在烤箱内部形成热风循环系统,也就没办法保证烤箱内部的温度恒定。
在控温上,除了封闭性的问题,还有内部零件是松下烤箱维修否安全有保障,例如加热管是否能够持久稳定的工作,有没有“漏热”的部位。可别小瞧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,细节决定成败。
蒸烤结束后,烤箱的清洁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,作为最容易受到油污污染的家电之一,由于烤箱的内部容易华帝烤箱维修积累油污,因此,能够轻易拆解烤架、烤盘也是加分项。
以下是两千块的烤箱:
从外观上看,有种扑面而来的高级感,且能完全适配大部分厨房的装修风格。从密封性上看,这类价位的烤箱多采用无缝内嵌式外观,既提升颜值又保证内部控温。
至于烤箱内部材质的选择上,最优秀的是具有容易清洁、不易腐蚀的不锈钢和搪瓷材质,其次是镀铝、镀锌材质,建议大家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,优先选择不锈钢材质的烤箱。
最后,关于品牌:
关于烤箱我建议选择国外的一些知名品牌,特别是德国的电器品牌,它们在烤箱等家电的制造上秉持着优雅与严谨并存的作风。像我家目前在用的博世烤箱就带给我了很棒的使用体验。
博世是家电大品牌,品质有保证。而且我在购买之前特地做了些功课,了解到它家专业做烤箱也有几十年的经验了,值得信赖。我给爸妈购买的是嵌入式烤箱,这款设计也很符合我们家刚刚装修好的欧式风格。
这款烤箱使用了3D热风循环系统,可以均匀加热;另外还有110℃过温蒸和蒸汽辅助功能,满足不同食材的烹饪需求;
而且可以实现40°C的精准低温发酵,一般而言,低温发酵比常温发酵的速度更快、口感也更好,这款烤箱发酵的面团表面很光滑、揉面的时候也会感觉湿润柔软。
这款烤箱除了容量、温控的优点,还能满足烘焙、烧烤、蒸制各种家用的烹饪需求,在家也可以信心满满地做大餐,再也不怕家里来客人了!
所以说,如果你想做一桌丰盛的西餐,那么,对于烤箱的要求就要非常严格。总体而言,一分钱一分货,贵自然有贵的道理。如果题主跟我一样习惯使用烤箱,想必烤箱上门维修我用的这款博世CSA589BS0W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得意家的厨房 篇三十:北美电器 ATO
得意家的厨房 篇三十:北美电器 ATO-M4016AB 烤箱开箱及简评
2018-11-21 19:45:00 29点赞 76收藏 66评论
官图上的几个卖点,足够打动我了。所以,在错过了¥599的好价后,双十一当天,¥649的标价,减去15块的全品类券和5块钱支付优惠,实际629到手,等了一个周末,德邦快递的小哥把烤箱送到了我手上。
购买理由
这么长时间来,你们也知道,我对这台烤箱心心念念了,现在到手,当然得有个评测。相比家里那台海氏 关注 品牌 粉丝: 商品百科
好价
社区文章 HO-40E,这台烤箱到底好不好用!
那么,板凳搬好,茗茶沏好,瓜子摆好,鼠标滚轮慢慢往下划吧。
开箱
箱子很大,比海氏40E的箱子还大一圈
瓦楞纸箱拆开,里边是彩印的包装箱
倒出来,包装箱的底边是没有贴透明胶带的
顺利打开,跟我另外几台烤箱一样的包装套路
很传统的烤盘、烤网、转叉、手柄、说明书
烤箱门上的封条和衬垫,看上去不是再次销售的商品
外观和做工
无极调节旋钮
“悦”系列烤箱
烤箱门上把加热的功能都写出来了
双层玻璃门,不是真空玻璃,所以并没有什么隔热能力
烤箱门在这里有个限位
下部温度探头
上部温度探头
两处探头的安装位置和40E一样
外凸的炉灯,虽然会产生清洁死角,但是照射范围更大
上部M型热管
背热风扇,正中央进风,周边出风
外壳的安装公差
这处痕迹不知道是怎么来的,其实有几处这样的痕迹
产品铭牌
烤箱背面
这里说一下,我原本以为宣传里说冷却降温功能,是背部风扇从外边将冷空气抽进烤箱内,然而并不是,毕竟这个背部风扇还要起到热风的功能,所以如果可以从外部抽气进去,需要有个气道开关。实时证明我想多了,这个地方是封闭的,背板打的孔,无非是给里边安装的电机起到一点点散热的效果。
而宣传的冷却降温功能,需要把烤箱门打开,风扇工作。当然,这样也比自然降温要快。
这个凸起是背板冲压出来的
温控测试
既然设计了实时温度显示,说明ACA对于这台烤箱的温控很有信心,那么,就用实际的测试来看看,到底温控准不准。这也是这类台式烤箱目前最值得测试的功能之一了。
我之前有测试过自己的温度计,测试很简单,就是看看室温/烧开的水的温度,几支温度计是否一致。用来作为参照的,是一支40cm长的水银温度计,这个精度用来家用足够了。
室温下,家里5支温度计显示的数值
虽然有少许差异,鉴于本身我对他们的精度要求不高,这也就在合理误差范围内了。
我用一块珍珠棉泡沫垫做盖子,烧开一锅自来水(约3L,锅的实际容量为5L),温度计探针穿过珍珠棉盖子,浸到水里,记录烧开后,几支温度计显示的数值:
常用在烤箱的那只温度计显示100℃,水银温度计大概在99℃,针式温度计显示97.9℃,那么,我认为常用的这个外置温度计,是比较准确的。
测试一:室温下,上管200度+背部风扇加热功能测试
设置好烤箱,手机用延时摄影功能,总共加热时长:30分钟
导出视频,记录每分钟的温度变化,做出图表。
测试一小结:
可以看到,即使上管加热,从室温到设定的温度(200℃),也就花了10分钟左右,升温很快。
温度的波动,烤箱内置的温度显示和外置温度计的波动趋势是一致的;
但是波动范围,外置温度计记录的要比烤箱内置的大;
烤箱内置温度计显示其温度达到200度后,一直就在4度以内徘徊;
但是外置温度计记录的是温度到达200度后,有一个加热的过程,升温至210多度后,加热停止;回落到200度后,又开始加热,一直循环。
两个温度计的差异大概有10度左右,实际温度偏高,不过偏差不大,对于日常烤个面包羊腿什么的,还能接受。
测试二:上管200度预热功能测试
等待烤箱温度回落到50度左右;
设置好烤箱,手机用延时摄影功能,总共加热时长:30分钟
导出视频,记录每分钟的温度变化,做出图表。
测试二小结:
初始温度,烤箱温度计和外置温度计就有比较大的差异,不确定是什么原因。
不过当开始加热后,两支温度计的升温趋势还是一致的,只是数值差异一直存在,27分钟后,温度曲线几乎重合。
设定温度为200℃,这个预热功能的升温速度竟然比不了上管+热风,而且,初始温度本就高,到达设定温度竟然花了27分钟,不知道是预热的功能设置问题,还是热风功能太强。
如果我平时用,估计不会考虑这个预热功能了,把工作时间延长10分钟同样也可以达到预热的效果。
测试三:上下管220度+背部风扇循环功能测试
等待烤箱温度稍微回落;
上下管同时工作时,背部风扇只期待空气循环左右,并不会加热;
设置好烤箱,手机用延时摄影功能,总共加热时长:30分钟。上传的视频我做了些删减。
导出视频,记录每分钟的温度变化,做出图表。
测试三小结:
由于起始温度比较高,所以5分钟内就上升到了设定的220℃。
通过图表可以看出来:
蓝色(烤箱内置上管温度计)到达设定温度后,就一直保持220℃的显示,直到测试结束;
绿色(烤箱内置下管温度计)始终没有达到设定的220℃,最高显示了216℃;
红色(外置温度计)也始终没有达到设定的220℃,与内置下管温度计显示的数值相近,但是并未完全一致,最高也是显示了216℃;
温控测试小结:
由于每个功能只测试了一次,暂时还不敢妄下结论就说这款烤箱的温控不准确。
从三次测试的结果来看,虽然内置温度计和外置温度计在数值上是有区别的,不过区别不大,由于升温趋势一致,所以日常使用中,影响应该也不会太大。
比起机械温控,M4016AB的电子温控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升;
实时温度显示可以让使用者随时知道烤箱内部温度的变化,这点是很实用的功能,如果准确性再得到进一步提升就更好了。
热风功能应该对升温有很好的帮助作用,毕竟里边有加热管(接下来的环节里有说明),并且对均衡炉腔内的温度有正面作用。
工作状态时的外部温度:
这是室温下,没有工作时的顶部
设定200℃时,顶部的温度
设定200℃时,门把手的温度,拍照那一刹那手抖,测温点偏移了
门把手和金属边框连接的地方没有隔热材料垫着,热量可以直接传递到把手上,所以很烫
设定200℃时,烤箱门的温度,所以我之前就说,烤箱门的隔热能力很差
第一次开机时,会有烟从侧面冒出来。不过没什么大不了的,我的每个烤箱第一次开机都会这样。
冒出来的烟其实不大,如果不在背光处打亮,照相机其实拍不出来,所以你们可以理解为,我故意这么拍的。
工作噪音
1、加热时,开启热风循环的噪音:
2、开启散热功能,打开烤箱门的风扇噪音:
对比起来,虽然烤箱门不是完全封闭的结构,不过对噪音还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值友反应的“哒哒”声异响:
我的这台烤箱,偶尔也能听到这个异响,所以,我打算搞清楚是怎么回事。
从这张图可以看到,背部风扇由一片金属挡板隔离,金属挡板通过三颗螺丝固定在烤箱背板上,所以,我把这三颗螺丝拆了:
不得不说,用三颗自攻螺丝,很不牢靠啊!
拆开后,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简单的离心风扇,所以才会从中央吸入空气,从四周吹出。加热管绕了两周,形成一个环状,围绕在扇叶四周,当加热管通电工作后,离心风扇从四周吹出的空气经过热管,被加热后再回到炉腔内。
我用手弹了一下加热管,噪声源就找到了:
这里的铆钉没有铆好,有虚位
我找了根铜线,绕在虚位里边,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:
但是,很不幸,我在检查另外两颗铆钉时,其中一颗被我抠了下来:
所以,我刚才说是暂时解决了问题,只是没想到,这个暂时,也太短暂了。
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话,需要把烤箱拆开,移除外部的背板,然后用螺丝和螺母彻底上紧,包括覆盖风扇的金属挡板上的三颗螺丝也替换掉,这样才能放心。
我另外购买了隔热棉还没到货,拆一次烤箱,我希望顺便把隔热棉一起装上,所以现在还没开始动手。
改造过程我会另外写一篇帖子。
总结
值得肯定的地方:
升温快、温控还行、实时温度显示有一定的实用价值、如果没有异响的话,工作的噪音其实还可以接受;
需要改进的地方:
做工,用自攻螺丝太苟且了,拧几次就滑牙;铆钉不牢固,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这是很有问题的地方;
烤箱门不隔热,也就罢了,门把手这样的设计,很容易造成烫伤,这个隐患很大。
接下来会更新一篇我拆开烤箱替换螺丝和增加隔热棉的帖子;
然后,会再发一篇烤羊排的菜谱,谢谢大家。
有哪些好用的烤箱?
烤箱么,从尺寸和安装方式上有两种,分别是
台式烤箱,一般体积在20~40L左右,以及
嵌入式烤箱,一般体积在50L以上。入门级的话,我的理解应该是台式烤箱。
台式烤箱选购要点其实很好把握,一是体积,一是功能。品牌跟做工么,在确定以上两点后就比较好选了,比较下价格跟口碑不难做出决定。
如果想烤 整 鸡的话,建议选个30L以上的 烤箱 ,现在各品牌卖的最好的型号应该都是30L以上的 烤箱 。
鸡的话,建议选个30L以上的 ,现在各品牌卖的最好的型号应该都是30L以上的 。 功能上我个人认为最实用的有
上下双面加热
低温解冻、发酵
热风循环
不粘内胆(好清洁)
如果预算能够接受,我建议尽量选购双层玻璃门的,也就是玻璃门长得这样的:
原因是双层玻璃门隔温性能要比单层玻璃门好得多,所以加热过程中靠近玻璃门的区域温度不会比里面差的太多,做烘培的时候比较不容易出现外侧烤制的不够内侧烤制过头的情况,总之烘培过程烤制均匀很重要,任何能提升这点的功能都是实用的。目前淘宝上大部分台式烤箱都是单层玻璃的,如果想买双层玻璃的需要稍微注意下。